中國茶產業目前發展得怎么樣?昨日舉行的“西湖論茶”第四屆中國茶業國際高峰論壇暨2021年“國際茶日”中國主場活動上,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亞軍發布《中國茶產業杭州指數(2021)》。
據悉,中國茶產業杭州指數是我國首個全國性茶產業綜合指數,自2018年首次發布以來,迄今已發布四期。指數的編制與發布,為政府主管部門制定產業政策提供參考依據,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強時效性的供需信息,促進茶葉市場繁榮可持續發展。
楊亞軍介紹,指數樣本數據來自16個茶葉主產省的116個產茶縣和18個產地批發市場共508個采集點。
本期指數報告顯示,16個省中,有14個省的茶青價格同比上漲。樣本區茶青同比價格同比上漲38.7%,同比交易量下降8.6%。這意味著,今年茶青價格高于2020年同期,交易量略低于2020年同期。產地干毛茶批發同比價格上漲8.1%,同比交易量增加35.5%。干毛茶價格和交易量均高于2020年同期。
本期報告嘗試性編制浙江地方名茶茶青交易指數,安吉白茶茶青同比交易價格上漲16.7%,同比交易量上漲45.8%。西湖龍井茶青同比交易價格上漲37.6%,同比交易量略有下降。
《中國茶產業杭州指數報告(2021)》的成功發布,標志著反映全國茶產業發展與市場運行規律的綜合指數體系步入正軌。
未來的茶產業又應該如何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發表了題為《突破茶科技瓶頸,助力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
經過調查,劉仲華認為,我國茶產業目前存在產銷失衡、勞動力成本攀升、茶業質量安全隱患、茶葉出口規模增長速度緩慢等問題與發展瓶頸,下一步,要依托科技創新等手段突破這些發展瓶頸。比如,選育優異品種、采用茶葉品質定向調控加工技術,不斷提高茶葉質量。
“2020年我國茶葉進口4.3萬噸,其中紅茶進口3.54萬噸,占比82.3%。”在拓展茶葉國際市場方面,劉仲華特別提出,要注重符合消費需求的新產品創新,如發展優質高香紅茶形成競爭特色,推進茶葉深加工終端產品發展,研究、驅動茶葉健康消費等。
湖北省恩施州(主賓市)州委副書記、州委秘書長夏錫璠也帶來了經驗分享。他介紹,多年來,恩施立足“生態、富硒”優勢,全力推進全域綠色化生產和清潔化加工,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茶葉新產業。他表示,要從加快實施品種改良、全面推行綠色化發展、著力打造知名品牌、深化茶文旅融合等方面適應茶產業的新發展階段。